主管主办单位: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指导单位: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别墅、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一幅幅栩栩如生富有乡村文化气息的手绘墙画……走进宜春市上高县敖山镇少数民族洋林村,一幅美丽的新农村画卷尽收眼底。
不仅是洋林村,近年来,宜春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并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积极用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合力走好乡村治理路,以期打造一个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积极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党建引领 做好乡村治理“总引擎”
为切实将宜春市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效能,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宜春市积极培育“主心骨”,扎实开展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选树活动,以期提高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力。 据悉,此次活动中共有 87 名县级好支书、 33 名市级好支书脱颖而出,并精心选出了 65 个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
与此同时,宜春市也不忘锻造“生力军”,通过实施人才“田间管理计划”,共选派第一书记 473 人、驻村工作队员 773 人,以及用好 1000 名大学生专职村干。并且通过积极推进“引才回村”行动和“金牌农夫”职业化培养计划,着力解决好了“谁来种地、谁来兴农”的问题。
除此之外,宜春市还积极发挥了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推进“效能治”,共建有“党建 + 乐龄中心(幸福食堂)”1760 个,惠及群众5 万余人。累计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 320 个。2021 年全市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 10 万元的集体占总体的 98.09%。
德治为基 树立乡村治理“正风气”
德治作为宜春市乡村治理的一个重要基础部分,备受重视。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2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200 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含“党群服务 + 文明实践”综合体)2684 个。其中,宜春市铜鼓县棋坪镇作为我省三个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试点示范镇之一,在德治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
以棋坪镇炉湾村为例,其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就紧抓乡风文明建设,不仅树立了良好的党风、政风来带动民风的发展,而且还在村里大力宣传建设文明乡村,并成立广场舞队、微爱公益队,义务上户进门宣传政策、法律知识、防溺水及其他举措活动,让村民生活“有滋有味”。
与此同时,炉湾村还多次开展了“三讲一评”、“五好创评活动”、 “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并对评选出来的榜样进行奖励,发扬村内“正风气”,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村里获“好婆婆”称号的方清香告诉记者,“家和才能万事兴,要维持好的关系都要将心比心。”如今这些榜样带动着村民们向好向善,村民矛盾减少了,生活也更加舒心了。
法治为纲 建起乡村治理“防护膜”
在建设法治乡村的路上,宜春市为进一步强化法治基础,营造良好的治理氛围,一方面通过深化平安乡村以及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有效确保市域安全环境。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全市共培养普通“法律明白人”56.24 万人,基本实现全市各行政村每 10户培养 1名农村“法律明白人”骨干的目标。
经过宜春市的不懈努力,如今各县市也纷纷掀起了法治浪潮。其中,宜春市上高县为进一步加强治法治建设,不仅构建了严密的安防系统保障乡村的安全,更是投入了 4100 余万元资金用于建设农村“雪亮工程”——实现了视频巡逻、人车应用、人像数据建库、布控报警等功能。如今,上高县农村“雪亮工程”共建设点位 3399个,覆盖 186个行政村及 918个自然村。
不仅是上高县,铜鼓县近年来也是积极响应上级政府号召,大力推进民主法治乡村建设治理机制。通过紧密结合本村实际,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村委会的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把法治宣传、依法治理与村级服务有机结合,使民主法治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为百姓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自治共建 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力”
近些年,宜春市开始积极加强乡村自治管理,并向下推行,鼓励市县各个村都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乡村自治,推动乡村治理的更好发展。
类似于百姓说事亭、村民纠纷调解中心、乡村民情信访室等各类群众性社会治理队伍场所建设也越加完善,村民们心里有什么不痛快,大家都可以坐下来进行心平气和地交谈,在调解员的陪同下自主解决矛盾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上高县敖山镇就始终坚持以自治为基,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致力于全力构建新时代乡村治理新格局。洋林村作为敖山镇的归侨少数民族聚居村,建村 初期,村民们对本地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还很难适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地人坚持民事民治,以群众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为目标,坚持民族融合与团结,并自发举办一些特色民族活动来增强民族间的相互了解。
除此之外,洋林村也会通过建立“村民微信群”“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群”,积极让村民参与村级事务讨论、管理,村民们从“旁观者”变为了“监督者”,打开了村民“共同参与,共同协商,共同解决”的新局面,真正实现民族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