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资讯
专题策划
学术共享
杂志订阅
在线投稿
要闻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资讯
宜春:争创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市
发布时间:2022-11-07 来源:本站 作者:文 / 程慧萍 罗津(本刊记者)孙玉华(宜春市农业农村局)

1667803441119282.jpg

“市农业农村局非常关心我们富硒产业的发展, 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还在生产加工、品牌建设、 标准制定等方面给予了全面的指导,我们现在协会的 成员已经增加到了 170 个,大家对发展富硒产业的信 心也更足了。”宜春市富硒产业协会会长、江西星火 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小平说。 

今年以来,为将宜春市富硒资源优势转变成富硒 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宜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做好顶 层规划,落实专项资金,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督促指导, 致力于推动富硒产业发展,加快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 机农产品示范市步伐。目前,全市共建设富硒农产品 基地面积 177 万亩、绿色食品认证面积 211 万亩、有 机农产品认证面积 242 万亩,认证富硒农产品 175 个、 绿色食品 212 个、有机产品 651 个,均居全省第一。 

政策为先 做强产业保障 

来到明月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温汤镇,当地民众肯定会向你推荐当地最有名的美食——富硒盐皮蛋。 “我们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 企业,公司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职 责,公司以‘让每个人吃到更健康更美味的蛋,同时 帮助养殖户致富,带动更多的农民富裕起来’为企业 的愿景。”江西温汤佬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彭再生说,“公司产品已经销往江西、广东、湖南、湖北、 浙江、新疆、北京等全国三十多个省市和地区。进驻 华润万家、天虹、国光、绿滋肴、心连心、青龙、步 步高、家润多、卜蜂莲花等国内各大型连锁超市;欧 尚、大润发、家乐福等外资大卖场。” 

1667803957794125.jpg

为发展和壮大生态富硒养殖规模,彭再生通过“公 司 + 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的联合发展模式带动 180 多位农民从事生态富硒养殖。通过合作社的示范和辐射,迅速提高蛋鸭养殖大户的技术水平,拉动当地相关行业的发展,为周边地区农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发展模式直接带动养鸭户 2800 多户,同时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1000 多户,并组织养殖户下基地学习养殖技术,保持企业与养殖户之间的联系,信息共享,养殖户从中受益每年可增收达 2 万多元。 

富硒企业能有这样的发展, 离不开宜春市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为进一步推动宜春市产业发 展稳步前进,扎实打牢其产业发展框架,宜春市始终按照“先布 棋盘、后落棋子”的思路,注重 高位谋划,并通过成立市县两级 书记、市长“双组长制”产业发 展领导小组,实施绿色食品(富硒)产业链链长制,由市政府副市长董晓明担任产业链链长,多次开展产业链专题调研,召集相关单 位研究、推动产业链发展。 

不仅如此,宜春市还积极注 重规划引领的作用,以市政府办名义印发了《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竹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2022—2025 年)》、《关于推进全市富硒禽蛋产业高质量发展 的实施方案(2022—2025 年)》, 规划打造宜春大米、富硒竹笋、富硒禽蛋 3 个百亿产业集群,着力构建起特色优势明显的富硒绿色有机主导产业。

政策集成也是宜春市保障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针对市内富 硒绿色有机产业发展融资、市场、 人才、用地的难点、堵点,宜春 市优化集成《关于支持全市富硒 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措施》(宜 办发〔2021〕12 号)等 6 个文件, 整合市本级财政 2250 万元,并制 定《关于支持创建富硒绿色有机 农产品示范市的若干措施》。 

基础为重 抓实产业源头 

产业发展要稳,就必须打好基础,才能越走越远。为此,宜春市坚持稳抓基地建设,积极推广高安上湖辣椒基地和樟树吴城 中药材基地建设模式,共建设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220 个,新增 58 个。其中乡意浓、九岭白茶 等 5 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 生产基地入选 2022 年省级现代农 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项目实施单位。 

早期,高安市上湖乡赤星村 辣椒品质参差不齐,销售渠道不畅,辣椒产业始终没有形成品牌, 椒农收入不高。近年来,为了拓宽辣椒销路,高安市以工业化思 维运作现代农业,在上湖乡启动总规划面积 8800 亩、总投资 5.6 亿元的高安富硒辣椒产业园建设。 

1667803496133344.png

上湖乡在赤星村高位推动富硒辣椒产业规范化、规模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努力开辟乡村振兴新路径,初步取得了“小产业”形成了“大品牌”、“小乡村”实现了“大变化”、“小 切口”做出了“大文章”的成效。 现高安富硒辣椒产业园已培育富 硒辣椒相关企业4 家,辐射带动富硒辣椒种植 9687 户,实现亩均增收 3000 元。该村主打的富硒辣椒和牛初乳辣椒两大特色电商产品,日均销量达百余斤以上。同时在村集体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已 达成辣椒单产提高 22.5%,单价提 升 30%,辣椒销量长期位于美团优 选全国单品复购率排行榜首位。 

如今,上湖辣椒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2021 年上湖乡全年辣椒产量达 6 万吨,产值约 2.32 亿元,种植户每亩每年平均增收 5000 元,上湖辣椒种植成为了当地名副其实的富民产业,上湖乡也逐渐走出了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另一方面宜春市紧抓主体培育,突出扶优扶强,组织开展了 2022 年度富硒产业龙头企业申报 工作以及 2022 年富硒产业发展培训会,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全市 200 余家涉硒经营主体进行专题授课。同时,突出招大引强,通过市县联动招商,新签约项目 10 个,签约金额 46.55 亿元,其中10 亿元以上项目 1 个。 此外,宜春市还积极推进区域公用品牌建设,通过组织开展 宜春市富硒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名称和标识征集活动,着力形成全市富硒品牌统一的对外宣传攻势,并且积极推进特色品牌建设,对“靖安白茶”、“宜丰竹笋”、“奉新大米”、“奉新猕猴桃”等农产品品牌价值评估 , 其中“宜春大米”品牌宣传片在广东卫视《从农场到 餐桌》节目中播出。 

创新为要 增强产业后劲 

近年来,宜春市协同推进富硒创新链与产业链的 深度融合,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带动产业实现高质量 发展。不仅搭建了创新平台,还成立了宜春学院硒与 大健康产业学院,组建 22 人博士团队,开展了硒与环境健康、硒与植物机理、硒与动物营养、硒产品与标准等 4 个方向的研究,为全市富硒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位于明月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温汤镇社埠村的江西隆平有机农业有限公司明月山示范区,不仅拥有全 球罕见的天然富硒地,土壤、水源、大气也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1667803636589335.png

“公司以有机富硒为核心,开展香米、花茶、特种果蔬作物的种植和甲鱼等特种养殖,推进农业产业 向旅游业、服务业等层面的价值提升,为现代农业探 索更高层面的价值实现形式。”江西隆平有机农业有 限公司总经理肖佳伟介绍,“公司秉承袁隆平院士造 福百姓理念,高起点创新产业与科技的无缝对接。在 实现有机健康农产品生产、农业产业化园区复合式发 展、低碳和环境友好型农业产业化升级等方面,树立 产业化组织与农民、地方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 良好合作的典范,着力打造亚热带地区科技含量最高 的和谐型现代有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隆平有机自成立以来,共投入示范园区建设资金 约 1 亿元,凭借公司强大的品牌优势和技术优势,以高品质的产品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公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和帮助当地农民致富,基地投资 4000 万元,建设了现代化的农产品检测与 加工中心,每一束稻穗均实现了机械化收割、不落地 运输、低温烘干和储存,引进先进的稻米加工技术,确保每一粒米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与营养。 

与此同时,宜春市还加快了标准制定,积极组织富硒农产品相关标准制(修)订,向省市场监管局提供富硒盐皮蛋加工、富硒油菜薹早熟栽培、富硒油菜、 富硒山药、富硒百合、天然富硒花生生产等 6 个技术 规程的地方标准立项申报材料,其中《宜春大米》、 《袁州富硒脐橙》、《袁州富硒红薯》三项团体标准 更是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公开发布。 

另外,宜春市通过开展“博士挂县联企”活动,从宜春学院、江西富硒产业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选派了 优秀青年博士,驻县帮扶富硒产业龙头企业,开展技 术攻关、核心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解 决技术创新难题。其中丰城市生态硒谷管委会的优 质富硒农产品高效创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 2021 年度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特等奖,为宜春 市打造富硒产业提供了有力的前进动能。

要闻资讯
“推动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农业强省”新闻发布会在南昌召开
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党组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法治乡村建设的“新余味道”
一帘青翠豇豆折射江西大农安
张莹副省长在省农业农村厅调研座谈
“三化”兴“三农” 城乡共繁荣 ——万安县打好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攻坚战纪实
尹弘在吉安调研时强调 不误农时战“双抢”保丰收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南昌县探索“三新计划”助推乡村振兴
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两整治一提升”行动部署会召开 李红军出席并讲话 万广明主持
全省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会议在吉安召开
官方公众号
官方小红书
官方抖音